假期出境游,疟疾防控放心头!

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> 专题专栏 > 健康宣教

发布时间: 2023/12/07 87
选择字号:

近日我院感染科相继收治了2例输入性疟疾患者。疟疾虽然很少听说,但不能不了解。疟疾流行区主要分布在非洲、东南亚、东地中海、美洲地区等,所以在这些地方出境游时,要当心哦。

 

image1.png


那么什么是疟疾?

感染了又有什么症状呢?

如何预防呢?

 

一、疟疾是什么?

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寄生于人体,通过雌性按蚊叮咬传播的急性发热性疾病,因发作时患者会感觉“发冷”、“发热”、“寒战”,俗称“打摆子”,古代称为“瘴气”。

1699230690534082581.png 

感染人体的疟原虫主要有间日疟、恶性疟、卵形疟和三日疟四种,此外,诺氏疟原虫也能感染人体。中国已在2021年被世卫组织认证为无疟疾国家。由于人员的跨境流动,每年仍有一定数量的疟疾病例输入,并时有重症和死亡病例的发生。


二、疟疾的传播方式

二、疟疾的传播方式疟疾主要是通过蚊虫叮咬传播、母婴传播以及血液传播三种方式进行传播。

1.蚊虫叮咬传播:这是疟疾最主要的传播途径。携带有疟原虫的蚊虫在对健康人进行叮咬后,将疟原虫传染给健康人,完成疟疾的传播。

2. 母婴传播:通常发生率较低。一般指孕妇通过胎盘将疟原虫传染给腹中婴儿,从而导致婴儿先天性疟疾的出现。

3. 血液传播:这种传播方式产生的疟疾潜伏期往往较短。倘若献血者血液中含有疟原虫,但无临床表现,则可能会通过输血的方式感染受血者。

请注意,疟疾不会通过日常接触传播,如与疟疾患者同坐、共同进食等方式不会造成传播。

三、感染了疟疾症状

三、感染了疟疟疾感染的症状在不同阶段表现有所不同分为以下4个时期

1.潜伏期

从人体感染疟原虫到发病(口腔温度超过37.8℃),称潜伏期。潜伏期包括整个红外期和红内期的第一个繁殖周期。一般间日疟、卵形疟14天,恶性疟12天,三日疟30天。感染原虫量、株的不一,人体免疫力的差异,感染方式的不同均可造成不同的潜伏期。温带地区有所谓长潜伏期虫株,可长达8~14个月。输血感染潜伏期7~10天。胎传疟疾,潜伏期就更短。有一定免疫力的人或服过预防药的人,潜伏期可延长。

2.发冷期

骤感畏寒,先为四肢末端发凉,迅觉背部、全身发冷。皮肤起鸡皮疙瘩,口唇,指甲发绀,颜面苍白,全身肌肉关节酸痛。进而全身发抖,牙齿打颤,有的人盖几床被子不能制止,持续约10分钟,乃至一小时许,寒战自然停止,体温上升。此期患者常有重病感。

3.发热期

冷感消失以后,面色转红,发绀消失,体温迅速上升,通常发冷越显著,则体温就愈高,可达40℃以上。高热患者痛苦难忍。有的辗转不安,呻呤不止;有的谵妄,撮空,甚至抽搐或不省人事;有的剧烈头痛、顽固呕吐。患者面赤、气促;结膜充血;皮灼热而干燥;脉洪而速;尿短而色深。多诉说心悸,口渴,欲冷饮。持续2~6小时,个别达10余小时。发作数次后唇鼻常见疱疹。

4.出汗期

高热后期,颜面手心微汗,随后遍及全身,大汗淋漓,衣服湿透,2~3小时体温降低,常至35.5℃。患者感觉舒适,但十分困倦,常安然入睡。一觉醒来,精神轻快,食欲恢复,又可照常工作。此刻进入间歇期。

 

四、如何防治疟疾

疟疾是一种可防可治的寄生虫病,做好防治显得由为重要

1. 疟疾的预防:预防疟疾最好的办法是防蚊灭蚊,禁止疟疾患者献血。在疟疾流行区应尽量避免被蚊子叮咬,采取措施防止输血传播。

 

image4.jpeg


2. 疟疾的治疗:对于疟疾患者,应按照医嘱全程、足量服用抗疟药,避免出现复发和耐药。对于重症疟疾患者,应及时就医并接受规范的治疗。

3 .旅行者预防提示:对于前往疟疾流行区的旅行者,应该了解目的地的疟疾流行状况,做好个人防护准备。如出现发冷、发热、出汗等不适症状,应及时就医,并主动告知旅行史。

1699231088441053378.png 

疟疾流行区主要分布在非洲、东南亚、东地中海、美洲地区等,其中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和东南亚地区疟疾高度流行。泰国、印度尼西亚、越南、巴西、缅甸等热门旅游国家均有疟疾病例报告。 

 

出境游注意事项

出境前: 

应了解目的地国家的疟疾流行状况,学习疟疾防治知识,可向当地海关或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咨询预防药物使用。 

境外游期间: 

1、尽量避免在流行国家或地区的黄昏到次日黎明时段(蚊虫活动高峰期)到野外活动; 

2、夜晚户外活动时穿长袖衣和长裤,皮肤暴露处涂抹防蚊虫叮咬的驱避剂,防止叮咬; 

3、睡觉时使用蚊帐、蚊香等防蚊措施; 

4、一旦出现发冷、发热、腹泻等症状,应及时就诊,防止病情恶化。 

 

image6.jpeg


回国入境时:

若有发热、腹泻等症状,应如实向海关申报健康状况及疟疾流行区旅居史,配合做好传染病排查工作。 

回国入境后: 

短期赴疟疾流行地区或国家旅居的回国人员入境后1个月内出现发热、腹泻等症状时,应及时到县级或县级以上医院就诊,并告知医生疟疾流行地区或国家旅居史,以便早发现、早诊断和早治疗,避免发生生命危险。 

非短期赴疟疾流行地区或国家旅居的回国人员,入境后建议及时到医疗机构进行疟原虫检测。入境后2年内出现发热症状时,应及时到县级或县级以上医院就诊,并告知医生疟疾流行地区或国家旅居史。

image7.jpeg 

最后,送给大家一首疟疾防治顺口溜!

希望我们大家共同努力,

维持疟疾消除成果!

出境游玩防疟疾,各种措施要记住

咨询医生了解清,防护装备要备齐

住宿蚊帐必须配,驱蚊药水要带足

归国谨防输入疟,健康平安护家国

就医提示旅行史,按时用药莫要误

作者

1699262016326035506.jpg


蒋思勰

主管技师

毕业于海南医学院。现任检验科质量管理员、医学实验室内审员。擅长临检常规技术检测及传染病相关项目检测。


返回列表
  • Copyright @ 中江县人民医院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    川公网安备 :51062302000128

    蜀ICP备19001243号-1

    技术支持:天健世纪科技

  • 微信公众号

  • 视频号